2024.11.18总第116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三星堆的族人们聚在一起,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典礼。3米多高的巨型神树,与2米高的铜立人站立在显眼位置,族人昂首仰望,满怀崇敬。他们不会知道,自己铸造了整个世界最高、最大的铜像。
主持祭礼的大祭司戴着金面具,巫师们佩戴着铜面具,手持象牙。数十座真人高度的铜人像整齐排列,典礼现场四周,还悬挂着大面具、太阳、眼睛等形状的铜器,气氛森严肃杀。
与往日不同,仪式结束后,他们没有立刻散去。今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声令下,怀着或是不舍,或是决然,或是恐惧的心情,他们将所有硕大的铜器用力砸坏。那些由人像、动物、尊罍组成的瑰丽繁复的铜祭坛,瞬间分崩离析。他们点燃火堆,将祭器扔进火里,霎时火光冲天。
数个方形的坑已经挖好,底部平整。他们将无法烧尽的器物残件分类,铜器、金器、玉器、象牙、海贝……分门别类。在其中一个坑里,他们先将大型铜器残件整齐码在底部,然后放入象牙,有的象牙插进了铜器之间的缝隙。接着,他们往里倒入灰烬,填满宝物间的空隙,最后,再铺上筛选过的纯土,将土坑填平。
另一个小一点的坑里,他们放入小型铜器残片,以及玉器、海贝、珠宝等。裂成几段的祭坛,根据残件大小,被归入了不同的坑。其他几个坑步骤类似。
就这样,整个古城最尊贵、最神圣,也最引以为傲的宝物,从此埋入了地底。这里不再是三星堆人的家园,他们在此生活了数百年,如今拖儿带女、扶老携幼,离开故土。
这个族群遭遇了什么?在关于三星堆的无数谜题中,这是最核心的一个。三千多年后,这个问题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惑。
他们的精神世界
最精彩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最激动的时刻可能尚未到来。对赵昊来说,前者是发掘三星堆埋藏坑的时候,后者是解决三星堆谜题的时候。虽然还是一位年轻学者,他已经早早意识到,“后半生都要跟三星堆‘耗’下去了”。
“85后”的赵昊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他是8号坑发掘现场负责人。此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与1986年发掘的1号、2号坑一样,埋藏着神秘、奇异、谜团丛生的宝藏。
发掘结束已经两年了,前方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6个坑里,8号坑面积最大,出土了近4000件文物,从坑里提取上来之后,还要细致地清理、保护、修复、拼合,最后编制成考古报告,“十年能不能完成,都不敢说”。而对它的研究,永无止境。
2020年至2022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在四川广汉启动,这是1986年之后对祭祀区的第二次发掘。再次发掘三星堆,比30多年前复杂许多。科技考古延长了人们的视力,考古人仿佛长了一双三星堆人梦寐以求的“纵目”。坑里的一切都是解谜线索,包括土壤,土壤被打包收藏起来,通过新的科技手段会从中不断看到新的东西。
在关于三星堆新发现的新闻里,跨坑合体令人称奇。
2022年6月,8号坑出土的顶尊蛇身人像与2号坑的青铜鸟脚人像残件拼对成功,实现合体。又过了一年,考古人员发现,3号坑的爬龙铜器盖和8号坑的铜持龙立人像、铜杖形器也是这个奇特器物上的部件。最终,5件残件合体之后,整件青铜器高达2.53米,收获了一个复杂的命名: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
2号坑的铜尊口沿、3号坑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8号坑的铜神兽,则组合成一座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通高1.589米。一只神兽仰头而立,驮着跪坐的铜人,铜人头顶着一只比自己还大的青铜尊,神兽的大嘴上,站着一个严肃的小立人。
2号坑早在1986年就完成了发掘,所以这两件合体的青铜巨物,不仅跨越了祭祀坑,也跨越了30余年的岁月。这些叠床架屋式的器物,让人深深佩服于三星堆古人的精神状态。他们似乎不满足于让尊、罍等礼器独立成器,总要添上一圈奇特的人物和神兽。本该庄重静穆的礼器,变得热热闹闹。
“至少有上千件文物都需要拼对,工作量非常大。目前拼成的其实都是比较简单的,碎片越多的越难。”赵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考古人员会将需要拼合的文物分类,反复检查、识别,重点研究断裂的茬口,“要大量地看,形成记忆,才会有灵感,主要还是靠人力完成”。
赵昊负责的8号坑是拼对组合的重点坑,因为最大的青铜器很多都埋在8号坑里。8个祭祀坑大小不一,深浅不同,最小的5号坑3.5平方米,最大的8号坑有19平方米,功能因此不同。比如,5号坑和6号坑没有铜器,只埋藏象牙、玉器、金器、珠饰等小件器物;而7号和8号坑互补,前者埋藏小件青铜器和大量玉器,后者埋藏大件青铜器和少量玉器。那些庞大而繁复的器物,被毁坏成残件后,按大小分别进入不同归宿。
对彼时的三星堆人来说,这些笼罩着神巫光环的器物,无疑是令人敬畏和战栗的。越是奇崛,就越具震慑力。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与我们熟知的中原地区有巨大差异。
实际上,三星堆物质文明的很多基本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释,比如这些器物是怎么铸造成的。考古学家认为,三星堆的青铜铸造技术受到同时期殷墟的直接影响。三星堆的铜尊、铜罍、铜瓿,是殷商文化典型铜器,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玉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及华南都有发现。这说明在长达近两千年历史中,周边地区先进文明的风,已经跋山涉水,吹拂到三星堆人的土地上。
最难解释的,是精神世界。三星堆人的精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信仰什么?奇特的造型蕴含了怎样的精神寄托?
三星堆出土的人形象的青铜器,被认为是祭司、巫师等神职人员形象。三星堆青铜文化有浓厚的神巫色彩,反映了三星堆人对人与神充满想象力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古蜀国上层独特的权力架构——神职人员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也正因此,有人说三星堆是神权国家。”三星堆博物馆馆长、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说。
三星堆人也有着虔诚的自然崇拜。最典型的物证便是通高近4米的青铜神树,神树上下三层,每层三根树枝,枝头结果,果实上站着九只跃跃欲飞的鸟。树干上嵌铸一条造型怪异的龙,身上挂着羽翅,形如刀状。“四川盆地植被繁茂,在三星堆文化时期一定有大量原始森林,三星堆先民的神树崇拜是不奇怪的。”赵昊说。
奇特的器物指向独特的精神世界。然而,每当人们似乎向三星堆古人的精神世界逼近一些,地底下又会出现颠覆性的新发现。
比如,此次7号坑中发现了一件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被戏称为“月光宝盒”。一眼看上去,这件器物如同一只椭圆形的竹编箩筐,却是用青铜铸造焊接而成,“箩筐”底部为方形,内部还装着一块大小形状相合的青绿色美玉。“箩筐”一侧似乎有合页,可以灵活开合,取放青玉。
这又是一件超越认知的器物,出土时,考古人员简直哑口无言。人们永远不知道,三星堆还会冒出多少惊喜。
三星堆人参与了武王伐纣?
对于三星堆的核心谜团,赵昊有另一个解题思路。他始终对一个问题兴趣盎然:三星堆人是如何一步步挖坑、埋藏、填土的?对埋藏行为的研究,贯穿整个发掘过程,最终,他还原出了当时的埋藏步骤。而埋藏行为背后,是三星堆人的内心。
曾经有过猜测,这些器物是外敌入侵、破坏以后毁弃的;也有猜想认为,这些坑是在政变或战争期间自毁后仓促掩埋的。但坑内器物显示出的计划性、有序性、仪式性的埋藏过程,并不像是仓促掩埋,也不像外敌毁弃,更像是三星堆人自己毁掉了祭器,并且慎重地安放入土。
“我们从现代人类的行为来看,三星堆人的行为,就像是一种动员大会或誓师大会。”赵昊说,埋藏坑形成的年代,是三星堆遗址的晚期或末期,完成祭祀,封好坑口,三星堆人就集体踏上了迁徙之路。他从中看到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如此义无反顾,所为何事?
今年10 月,在北京大学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赵昊作了一场报告,在PPT最后一页右下角,他低调地写了一段推测:“结合新的测年结果来看,或许三星堆古城所发生的这一重要事件,与商周更替的变局有关,是中原地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向邻近地区影响扩散的结果。”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考古学者雷兴山当场调侃道:“赵老师是不会把这个说法写进论文里去的。”雷兴山清楚这个推论的来源:《史记》记载,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参战者不仅有周人,还有“庸、蜀、羌、髳、微、纑、彭、濮”这些西土族裔的盟军,其中便有蜀人。然而,将没有文字记载的三星堆,与史书中的确切事件相联系,困难重重。
佐证之一是年代。2022年,三星堆祭祀坑最新碳十四技术测年结果出炉,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前1012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以周代商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前后。负责此次测年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总结,三星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处于商代晚期,是没有悬念的。
“参加牧野之战的那些少数民族中,蜀人是排第二的。”赵昊指出,“第一,是现场行为特征;第二,是测年的结果;第三,是文献的线索。这些事实摆在一起,我自然而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以来,关于其形成原因的不同观点不断涌现,至少还有以下具体推论:
三星堆埋藏坑首任考古队副队长陈显丹,是最早提出“祭祀坑”说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大量埋葬器物是三星堆人为求得神灵保佑或宽恕而做出的自我牺牲,他们可能正面临某些特大问题。有可能是外敌入侵,也可能是《蜀王本纪》《华阳国志》中记载的那场“若尧之洪水”的灾害。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赵殿增认为,这里曾经存在一个神权至上的国家,正是因为对宗教的极度狂热,过度消耗了社会财富,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和社会恐慌,最终在一次次燎祭祈福无效后,不得不告别故土迁居他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认为,连神像在内的所有珍贵器物通通埋藏,并不像是祭祀所为,可能是由于三星堆文化过分强调宗教,导致财富被集中于神权贵族,打破了其与世俗贵族之间的权力制衡,从而引发内部冲突。在这场政治变故中,城市被破坏,神庙被烧毁,三星堆人出于某种考虑,不得不将神庙里的物品埋藏在祭祀区附近。
归结起来,有外敌入侵、洪水灭顶、经济崩溃、内部政变等各种猜想。
孙华说,与三星堆遗址出土材料的丰富度相比,三星堆文化的材料是有所缺乏的。“我们说一个文化,它是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特征明显的一个共同体。但是三星堆很奇怪,这个文化就分布在三星堆遗址和周围的沱江冲积扇,成都平原的主干几乎没有遗址,好像没有基层聚落来支持它,只是在三星堆文化末期才有发现。我们缺乏连绵的多层次的遗址做支撑。”他说。
三星堆人史诗级迁徙的归宿在哪里?如果参与了武王伐纣,胜利之后的蜀人是否落脚中原?问题依然待解。成都金沙遗址被视为三星堆遗址的延续,但也有学者指出,金沙充其量只继承了三星堆少量元素,譬如三星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在金沙遗址几乎烟消云散。赵昊认为,如此强盛的三星堆文化,理应对周边文化投射过不小影响,但由于我们至今对三星堆了解有限,尚未准确辨识出它扩散影响的痕迹。
青铜上的古蜀历史
面对三星堆辉煌的出土文物,人们实在难以理解这样一种看似迥异于中华文明的存在。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给它安上无数有关外星人之类的荒诞不经的想象。试想,若商朝历史也没有留下史书和甲骨文的确证,面对殷墟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都邑,难免也会让人浮想联翩。
关于蜀地历史,甲骨文中记载过巴和蜀两个国家,商王朝和周王朝都曾征讨蜀人,表明当时四川盆地已存在一个中原王朝不可忽视的政权。西汉扬雄所撰《蜀王本纪》是可考的最早文献,其中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称:“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从这些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记载中,后人只能模糊地获知几位古蜀帝王的名号——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可想而知,古蜀王的传说唐代时已流传于世,但是,也仅仅是传说而已。
情况终于在近一百年前发生了转折,人们对蜀地上古史的知识突然迎来爆发。那是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十年。
1929年,家住四川广汉太平乡月亮湾的村民燕道诚一家在挖水车坑时,偶然挖到一块石板,撬起石板,下方赫然埋藏着大量玉石器。一家人避开村民,半夜偷偷挖出300多件玉石器。一年后,他们带了几件玉石到古董市场变卖。消息不胫而走,英国传教士董宜笃要走了5件玉石器,存放于成都教会学校华西协合大学。
1932年,美国人葛维汉前往成都,担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当他看到这几件玉石器时,意识到月亮湾应该有一个史前遗址。在得到民国政府审批后,葛维汉和中国助理林名均于1934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当时,主持过仰韶遗址发掘的瑞典学者安特生认为,从出土的石斧、石凿、石刀等器物来看,这处遗址与仰韶遗址极为相似。他还将该遗址与前几年震惊全国的殷墟遗址对比,认为差异巨大。最重要的差别是,殷墟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而广汉没有丝毫发现。
安特生的结论最终被推翻,但已是半个多世纪以后。未来的考古发现将证明,月亮湾所在的三星堆遗址与殷墟关系密切。
1986年夏天,砖厂工人在三星堆遗址区附近取土时,偶然发现了玉器。近在咫尺的考古队员赶到,就地展开发掘,两个器物坑陆续出土,除大量玉器外,更令人吃惊的是满坑满谷的青铜器、金器、象牙,这些造型奇特的器物在同时期遗址中极为罕见。从此,三星堆“一醒惊天下”,闻名全球。
倏尔又是33年,2019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勘探,发现了6个坑。随后,他们在整个祭祀坑区域上方建起一座现代化封闭保护棚,棚内,每个坑上又罩起恒温恒湿的发掘舱,多个临时分析室、文保室就设在棚内。考古界公认,这是当下最先进的考古现场。
青铜器、玉器、金器等新发现,在考古人员的预期之中,但他们还抱着另一个期待,找到一种此前从未在三星堆出土,却很可能存在过的东西——丝绸。
青铜大立人和另一些铜器人像身上刻画的华丽服饰,足以证明三星堆人已经拥有华服。但历经三千多年,即便存在过丝绸,也早已腐化殆尽,因此30多年前的发掘中丝绸并未被注意到。但此次考古中,丝绸专家一开始就介入其中,很快,便在土样中发现了一片长宽约3.8毫米×3.1毫米的纺织品。接下来,更多细小的丝绸残留物出土,在显微镜下,丝素蛋白也佐证着丝绸的存在。最大一块丝绸残片,长宽约1.8厘米×0.8厘米,附着在青铜表面,肉眼可见。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认为,古蜀蚕桑丝织业历史悠久,祭祀坑里使用大量丝绸亦属合理。周旸说,早期社会中,丝绸会用作祭服和祭品,如帛书或帛画。
丝绸的发现,将大大改变人们对三星堆祭祀坑乃至整个三星堆社会的想象。三星堆古国里,华丽的丝绸或许与青铜、金玉、象牙等拥有同等地位。“祭祀现场可能会有旗帜、帷幕、幔帐,祭司穿着华丽的衣服,丝绸也会作为祭品放入祭祀坑。”赵昊说,“三星堆的祭祀现场,实际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丰富得多。”
通过考古虽然无法指名道姓讲出故事,但人们借此得以一步步管窥三星堆先民的生活图景。
三星堆的“解谜游戏”
8个祭祀坑吸引了关于三星堆的所有关注,如同三星堆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却并非全部。要解开三星堆之谜,答案不仅要在坑里找,也要在坑外找。
三星堆遗址的核心,是3.6平方公里的城址,这是秦朝以前中国南部最大的古城。它由大型多重城圈、超大型建筑、高等级祭祀坑、玉石器作坊、早期墓地等重要文化遗存构成。有考古学者认为,其规模可以视为都邑。
整个三星堆遗址前后延绵近两千年,与中原交往最早可追溯到夏朝。三星堆出土的玉石戈、玉璋、陶盉、青铜牌饰等物品,与洛阳地区被认为是夏朝晚期都城的二里头遗址十分相似。三星堆鼎盛于中原商朝时期,财富积累到十分可观的程度。
放眼更广泛的地域,在商朝都城之外,善于铸造青铜器的地区并不只三星堆。在陕西洋县城固、湖南宁乡炭河里、江西樟树吴城、江西新干大洋洲等地,都发现了大量商代青铜器遗存,长江中下游更是形成了一条青铜文化带。各地青铜铸造技术,都达到了不亚于都城的高水平,器型也都有一定的本土特色。由此看来,三星堆的青铜技术并非独树一帜。
然而,三星堆的美学震撼无疑独领风骚。
在中国各类遗址中,人形塑像的出现十分晚近。秦兵马俑是一次高潮,东汉以后的佛造像是另一次高潮,而更早的青铜时代,人像并非主流的主题。如果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区,在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中,人像一直是重要主题。三星堆与西亚文明的联系,多年来引发源源不断的遐想。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认为,以金杖、金面具为代表的黄金制品,以大立人像、人面像为代表的青铜雕像,还有三星堆古城使用土坯的城墙筑造技术,可能与西亚两河流域乃至更远地区的文明有着某种关联性。
1986年出土自一号坑的金杖,也是一件石破天惊的文物。在中国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中,王权象征物是琮、钺、鼎、玺等器物,权杖很少出现,而在西方,权杖自古便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三星堆金杖通身由黄金打造,纹样精致,现存近1.5米。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霍巍曾在文章中指出,云南昆明羊甫头汉代墓地,也出土过铜杖和木杖体,考虑到三星堆和羊甫头都处在青铜时代中国西南的 “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外来文化影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古蜀国社会的上层,有可能与更遥远的地区发生了远距离文化交流或贸易往来,但目前找不到直接证据。”雷雨说。三星堆遗址的主体年代,与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极盛时期大体相当,也大致相当于地中海地区的迈锡尼文明时期。
雷雨认为有这样一种可能:来自黄河流域夏商文明的青铜铸造技术、礼器制度和用玉传统,以及可能源于其他文明的雕塑艺术、尚金习俗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在四川盆地产生碰撞和交融。古蜀人的创造性由此被极大地激发,将这些外来制品、制作技术、使用习俗和审美情趣与本土文化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征。
三星堆的祭祀坑里,还有大量来自印度洋的海贝。赵昊认为,我们今天对于古人的行动半径和活跃度,总是缺乏想象,“或许有一些来自印度洋地区的人,背着海贝跋山涉水,最后走到三星堆,也并非不可能”。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可以是直接交流,也可能是分节点的层层递进,就像千年后的汉代丝绸之路。
但雷雨也强调,即便那些看上去很怪异、“不那么中国”的器物,身上也有很多中国符号和元素。比如铜跪坐人像手里的牙璋、头上的尊,大神树、大立人身上都有龙的形象。云雷纹、夔龙纹、兽面纹、回纹、蝉纹、连珠纹等大量中原青铜器典型纹饰,都被应用到三星堆各类器物上。三星堆那些奇特的物品,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一部分。
三星堆就像古蜀先民留给后人的一个巨大的解谜游戏,游戏里包含无数的道具、纷繁的场景和辽阔的地图,却没有任何一篇文字说明和提示。只要玩家足够聪明、耐心和幸运,经由这些场景和道具,最终或许会抵达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如果不考虑工作压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过程。”赵昊说。考古是一场解谜,但不一定会给出终极答案。解谜过程中,考古始终致力于总结和反思过去,让人们理解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
标签:
江西修水“红美人”柑橘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九江11月22日电 (熊锦阳 吴圆生)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西平县专探东沟小学成功举行古诗词背诵比赛 2024年11月20日下午,西平县专探东沟小学一场扣人心弦的古诗词背诵比赛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交城:乡村“好风景”催生“好钱景” 中新网吕梁11月21日电题:山西交城:乡村好风景催生好钱景作者 杨
重庆沙坪坝区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 签署一批战略合作协议 中新社重庆11月19日电 (记者 钟旖)首届东盟·沙坪坝投资贸易洽谈
长春直飞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客运航线复航 中新网长春11月20日电 (张瑶 石林)记者20日从长春出入境边防检查
打通孤岛原料运输通道 大洋山加快生产为小洋山北“补货” 中新网上海11月20日电 题:打通孤岛原料运输通道 大洋山加快生产
“国乐行者”方锦龙:一个“不靠谱”的演奏家 中新网乌镇11月22日电(记者 郎朗)短短两分钟,从北京出发,途经两
拓宽产销新路径!顺丰“品牌+服务”双驱动,探索塔城农业产业背后的“特色密码” 塔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
“中国—东盟童书合作计划”累计推出71种图书 中新网南宁11月22日电 大家一起做好书——‘中国—东盟童书联
“中国—东盟童书合作计划”累计推出71种图书 中新网南宁11月22日电 大家一起做好书——‘中国—东盟童书联
吉林发行两书讲述历史和边疆沧桑变化 中新网吉林11月22日电 (记者 石洪宇)22日,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策划
儿童小说《狼洞的外婆》用丰沛想象传递成长和亲情的力量 中新网南宁11月22日电 生于广西博白一个小山村的儿童文学作家王勇
热血史诗再现 电视剧《上甘岭》创作座谈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
安徽全面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中新网合肥11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2日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举
安徽全面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中新网合肥11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2日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举
安徽全面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中新网合肥11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2日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举
中新健康|高速扩张暗藏隐忧 塔斯汀屡陷食品安全丑闻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韦香惠)中国汉堡明星品牌塔斯汀陷入了
中新健康|高速扩张暗藏隐忧 塔斯汀屡陷食品安全丑闻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韦香惠)中国汉堡明星品牌塔斯汀陷入了
“课间一刻钟”何以更好支持学生健康成长?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义
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苏淳教授分享“求学之路” 中新网合肥11月18日电 (林思纯)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
登广告吁救台湾教育 区桂芝指现行课纲绑架所有师生 中新社台北11月21日电 (记者 路梅)21日起,一则呼吁救台湾教育、
首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成立 中新社天津11月21日电 (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21日,在正于天津举
福建师范大学成立全球南方教育研究中心 中新网福州11月21日电 (叶秋云 黄佳淑)21日,福建师范大学全球南
青海哇让抽蓄电站上下水库连接公路首条隧道贯通 20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19日,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
黑龙江中俄友好医院揭牌:多领域合作为两国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中新网哈尔滨11月22日电 (林颖 董宇翔)21日,黑龙江中俄友好医院
中新健康|高速扩张暗藏隐忧 塔斯汀屡陷食品安全丑闻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韦香惠)中国汉堡明星品牌塔斯汀陷入了
中新健康|高速扩张暗藏隐忧 塔斯汀屡陷食品安全丑闻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韦香惠)中国汉堡明星品牌塔斯汀陷入了
奥运冠军杜丽,有新职! 据记者了解,奥运冠军杜丽已就任国家手枪射击队领队,赵雨青任国家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场馆准备就绪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11月22日在海南三亚开幕。
“国乐行者”方锦龙:一个“不靠谱”的演奏家 中新网乌镇11月22日电(记者 郎朗)...
拓宽产销新路径!顺丰“品牌+服务”双驱动,探索塔城农业产业背后的“特色密码” 塔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
福建摸清自然资源“家底” 筑牢生态保护产权根基 中新网福州11月22日电 (彭莉芳)闽...
智造经典,声动未来,解构27年声学大厂冠旭电子的进阶之路! 如果给你27年时间,你会做什么?27...
奥运冠军杜丽,有新职! 据记者了解,奥运冠军杜丽已就任国...
唐河县张店镇:巡察督办解民忧 “小事情”解决“大民生” 机井换上了新的电缆线、新电闸,俺...
阿里巴巴CEO:向全球开源开放 打造繁荣的AI生态 中新网乌镇11月20日电 (奚金燕 ...
搏学大考14年 北京链家持续升级服务能力 11月20日至21日,北京链家举办第25...
2024中缅瑞丽-木姐跨国马拉松报名启动 中新网昆明11月21日电 (记者 缪...
奥运冠军杜丽,有新职! 据记者了解,奥运冠军杜丽已就任国...
再创多项历史,大谷翔平三度当选美职棒MVP 中新网11月22日电 北京时间22日,...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深入辖区对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帮扶指导 为深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
奥运冠军杜丽,有新职! 据记者了解,奥运冠军杜丽已就任国...
驻马店市第二小学开展《校园因我而美丽》主题教育活动 如果说校园是一座五彩缤纷的花园,...
南阳市宛城区法院:“法庭庭审+多方帮教”,合力唤醒迷途少年 人生的路很长,走过的路不能重来,...
社旗县法院常态化集中执行不停歇! 为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有...
日照探索道路交通纠纷多元解法 推进“一站式”办理化解 中新网日照11月22日电 (梁犇 周...
奥运冠军杜丽担任国家手枪射击队领队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据记者了解...
邓州市高集镇:逐村观摩展风采 互学互鉴促提升 11月22日,邓州市高集镇组织由党委...
江西靖安:凝聚统战合力 激活文旅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中新网宜春11月22日电 (熊锦阳 ...
福建摸清自然资源“家底” 筑牢生态保护产权根基 中新网福州11月22日电 (彭莉芳)闽...
江西靖安:凝聚统战合力 激活文旅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中新网宜春11月22日电 (熊锦阳 ...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永德)基地授牌 中新网昆明11月22日电 (记者 缪...
江西靖安:凝聚统战合力 激活文旅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中新网宜春11月22日电 (熊锦阳 ...
江西靖安:凝聚统战合力 激活文旅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中新网宜春11月22日电 (熊锦阳 ...
内乡县赤眉镇:以“训”筑防 护航平安校园 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
智造经典,声动未来,解构27年声学大厂冠旭电子的进阶之路! 如果给你27年时间,你会做什么?27...
11月22日央行开展63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
11月22日央行开展63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代表:施压示强不是外交 对抗解决不了伊核问题 中新社柏林11月22日电 维也纳消息...
中国代表:施压示强不是外交 对抗解决不了伊核问题 中新社柏林11月22日电 维也纳消息...
江西修水“红美人”柑橘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九江11月22日电 (熊锦阳 ...
江西修水“红美人”柑橘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九江11月22日电 (熊锦阳 ...
满载11800吨机制砂 福建漳州“东山55”轮首航抵达台北港 中新网漳州11月22日电 (王惠玲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签署6艘超大型原油船建造合同 总价超57亿元 中新网大连11月22日电 (记者 杨...
展望乌镇峰会新十年:推动智能向善 让数字未来更美好 中新社乌镇11月22日电 题:展望乌...